“三色预警+双专班” 精准监督守护乡村振兴 “钱袋子”

2025-11-11

“你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度滞后,必须高度重视、扛牢责任,制定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各项部署高质高效落地,否则将启动‘黄色预警’……”11月3日,在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的乡村振兴领域资金使用专项监督检查现场,督查组向某镇负责人现场交办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这是我县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乡村振兴项目密集、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监管难度高的现实挑战,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将压实主体责任与完善监管机制紧密结合,创新推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监督举措,着力拧紧资金监管“安全阀”,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机制创新,以“三色预警”倒逼责任落实。县纪委监委推动主管部门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资金支付率低、建设进度滞后等问题项目,依据滞后程度进行颜色标识、挂牌督办,并将预警结果与后续项目资金安排直接挂钩,有效倒逼责任单位履职尽责。同时,建成“阳光公示”平台,主动及时公开项目信息、资金流向及建设进展,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和社会监督的“聚光灯”下,切实提升透明度与公信力。协同发力,以“双专班”联动凝聚监督合力。

县纪委监委构建“监督+主管”双专班联动模式:一方面,由县纪委监委组建监督专班,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的再监督”;另一方面,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9名分管领导主动认领任务,17个业务股室具体承办,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两个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督办等机制,对排查发现的资金拨付缓慢、项目推进不力等问题,共同研判、分类施策,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对账销号,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由联系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组建蹲点监督小分队,通过谈心谈话、下沉镇村实地走访等方式,靠前发现问题线索,对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推动乡村振兴领域资金规范管理使用。同时,畅通“码上举报”等“信、网、电、微”举报渠道,有效延伸监督触角,形成监督合力。截至目前,已受理群众举报28件,均按程序核查处置。

此外,我县通过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组建联合业务指导组、优化项目验收流程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疏通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管效能。“‘双专班’协同发力、预警机制与蹲点监督并举,目的就是压紧压实责任和完善‘不能腐’的约束机制。”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协同作战、大数据监督与制度完善同向发力,持续强化乡村振兴领域资金监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通讯员 黄敏 岳池融媒记者 沈巾钦)


阅读3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