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产业促增收 水肥一体来年增信心

2025-09-04

中医药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培育的县域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县扎实开展中药材种植、科技抗旱保收等具体工作,以实绩实效促进村民增收、业主增产,助力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段时间,位于顾县镇保全寺村和九龙街道高庙村交界处的岳池县余家庙中药材种植基地格外忙碌,当地种植的500亩佛手迎来采摘旺季,不少附近的务工村民正在进行摘果、打包等工作。

今年69岁的村民王尚喜就是其中之一,据他介绍,他已在此务工近5年,不用出远门,就在村里实现了就业增收。

“主要是除草、杀药、摘果,一年大概有两万多块,在家门口挣到钱了,我感觉还是可以。”务工村民王尚喜十分满意。

据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该种植园成立于13年底,专业种植佛手、黄精、白芷等中药材,近段时间每天都有十几名附近村民在此务工,每年能为他们增收1至2万元,切实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

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同样离不开科技赋能和党委政府的保驾护航,近段时间,受到高温少雨的天气影响,该种植基地的佛手产量明显减少,我县在最大限度减少业主损失的同时,迅速行动、积极施策,先后投入400万元,为各种植业主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

“这是我们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这套系统为我们种植的6600亩中药材、28家业主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益,预计亩产量增加10%以上。”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周靖介绍。

通过定时、定量、精准灌溉和施肥,让中药材种植不再“靠天吃饭”,从根本上提升中药材品质和产量,也极大地鼓舞了业主们接下来的发展信心。

“现在政府给我安起肥水一体化、还有变压器这些设备,我相信明年就会更好了。”谈及明年的收成业主龙绪前信心十足。

据统计,近年来,我县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累计引进培育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70家,建成核心种植示范基地2.5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8万亩,年产值1.56亿元。(岳池融媒记者 蔡阳 沈巾钦)


阅读32
分享